特别担心孩子高热惊厥,出现高热惊厥后家长应该怎么办?
时间:2024-12-26 09:21 来源: 发布人:小编 浏览:
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病,又称热性惊厥,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,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,常伴意识障碍。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,由发热诱发的惊厥,发病年龄为3个月至6岁,高峰发病年龄在6月至3岁。临床特征是在发热的早期,体温骤升阶段发生惊厥,发作时体温多在38.5℃-39.0℃以上,该病发病时起病急,病情危重。
当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时,一旦未给予及时的、正确的抢救,则可导致患儿脑组织不可逆损伤,甚至直接威胁到患儿生命安全,所以家长掌握热性惊厥急救的相关知识还是相当重要的。
热性惊厥分为简单性和复杂性
简单性热性惊厥
简单性热性惊厥发生于发热早期,一般在6-12小时之内,多发生在6-12小时之内,惊厥时体温多在38.5℃以上,抽搐持续时间多在10分钟以内,通常发作1次,发作前后精神反应良好。
复杂性热性惊厥
复杂性热性惊厥,多发生于发热24小时之后,发作体温低于38.5℃,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,或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反复惊厥发作。
惊厥的护理
(1)出现惊厥时,应立即将患儿平卧,解松领扣,头偏向一侧,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,以免引起窒息。若出现窒息时,应立即吸出呼吸道分泌物,施行人工呼吸;
(2)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(如没有压舌板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),以防舌被咬伤;
(3)保持环境安静,减少对患儿的刺激,惊厥发作时不可刺激患儿,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;
(4)有高热时,应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。如惊厥发作时间较长,无论有无发绀,均应给予吸氧,以减轻脑缺氧;
(5)惊厥发作时,禁忌任何饮食,包括饮水。待惊厥停止、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;
(6)必要时可用针刺人中、合谷等穴位。
中医特色疗法治疗
1.穴位贴敷,外用发热方,贴敷于神阙、双足三里、中脘、双肺腧等穴位;
2.耳针(脾)根据患儿不同病情选取不同穴位,采用镊子、胶布、磁珠,用胶布将磁珠贴敷于耳部相应穴位,用手按揉、刺激该穴位,以刺激穴位,达到治疗目的。
3.中药熏洗,水温40℃左右,坐姿适当,水量以脚踝部为主,双脚浸泡热水中,刺激足底部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,每天1次,每次20分钟。该疗法有疏风解表,发散火热,疏经络通,健脾培中,祛风止痒,芳香利湿等作用。
4.放血疗法:中医中常采用放血疗法来治疗高热惊厥。医生会通过针刺手十二井穴或十宣穴放血治疗,这种方法可以清热解毒,熄风。放血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病情,有助于患者恢复。
5.中药:中医常用的方剂包括银翘散、羚角钩藤汤、清瘟败毒饮、黄连解毒汤等。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,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。中药可以起到豁痰、清热、息风、镇惊的作用,帮助患者恢复健康。
6.针灸治疗:中医也常采用针灸来治疗高热惊厥。医生会选取人中、合谷、太冲、大椎等穴位进行针刺。针灸治疗可以祛风解表止痉,帮助患者缓解症状。
省级中医特色优势(在建科室)
儿科
01.科室简介
丘北县中医医院儿科成立于2015年5月,2016年通过州级优质护理服务验收,2023年成立何平专家基层工作站,2024年建设云南省名中医何平教授团队远程共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,是我院省级重点中医特色优势在建科室。
科室现有医生9人,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、主治医师2人、执业医师5人、助理医师1人;护理13人,其中主管护师3人,护师8人、护士2人。科室人员曾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、昆明市儿童医院、云南省中医医院、文山州人民医院、文山州中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。
科室现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室、推拿药浴室,开放床位数40张。
02.诊疗范围
科室主要承担新生儿抢救,新生儿疾病治疗,新生儿危急重症转诊及普通患儿疾病的诊治等任务,主要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各类小儿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等常见病及多发病救治,承担危急重症抢救工作。
03.中医适宜技术开展
科室目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,常规开展小儿推拿捏脊、中药汤剂、艾盒灸、中药药浴等中医治疗方法,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小儿腹泻病、过敏性紫癜、鼻窦炎、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,疗效明显,疗程短,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、鼻窦炎复发率低。
科室主要开展的特色疗法有小儿推拿适宜小儿感冒病、小儿咳嗽病、小儿夜啼、惊风病、疳病、小儿腹痛、小儿泄泻、水肿等疾病。中药穴位贴敷适宜小儿咳嗽病、食积、小儿腹痛、小儿感冒病、小儿泄泻、小儿厌食症等疾病。中药熏洗适宜小儿咳嗽病、小儿感冒病、过敏性紫癜、类风湿性等疾病。艾灸适宜小儿腹痛、小儿厌食症、呕吐病、小儿泄泻、水肿等疾病。